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全球瞩目的“对等关税”,特朗普政府将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不同水平的关税,拟对中国加征34%关税,对欧盟、越南、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印度、韩国、泰国、瑞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贸易伙伴征收20%到49%不等的关税,对任何贸易伙伴的最低对等税率也为10%。
随后一位白宫官员在回答CNBC记者提问时确认称,34%的对华对等关税将与原本的美国对华关税20%叠加,因此对中国征收的总关税税率将达54%,这一税率预计将在4月9日生效。这样,美国对中国商品的整体关税将接近特朗普在2024年总统选举承诺的60%。
此次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叠加2月、3月累计加征 20%关税,再加上50%的301关税,让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最高关税将由50%升至104%,涵盖了太阳能电池、硅片和多晶硅等关键产品。中国出口美国的电池产品,被征收的关税累计则将达到82.4%。
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情况一览
对中国而言,此次对等关税额外加征 34%税率,加上特朗普上任以来以芬太尼等问题为借口已经分别于 2 月、3 月累计加征 20%关税,截至目前累计加征关税幅度为 54%。以 2025 年 1 月最新数据计,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税率为 10.66%,因此,对等关税落地后,最新美国对中国平均关税税率已经来到 64.66%的高位。这对中国出口“新三样”产品,即锂电池、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的影响较大。
需要提及的是,美国此次是对所有国家加征关税,尤其对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分别加征24%-46%的高额“对等关税”,这对中国电池企业以往“绕道”出口美国的破局路线,带来更大的挑战。预计,接下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积极拓展美国以外的全球多元市场的实际应用场景。
实际上,今年年初,宁德时代、比亚迪分别获得阿联酋19GWh、沙特12.5GWh的储能大项目/大订单,就是中国企业多元市场布局的成果佐证。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国电池企业已在海外多个市场进行产能布局:宁德时代德国工厂已投产,其匈牙利、西班牙工厂也在建设/筹建中;远景动力已规划其西班牙工厂;亿纬锂能积极建设其匈牙利电池工厂,其马来西亚电池工厂今年一季度已投产;孚能科技土耳其工厂已投产;国轩高科于2024年12月表示,拟分别在摩洛哥和斯洛伐克投资,各建设年产20GWh高性能锂电池及配套项目,其美国项目正有序推进中。
市场方面,在美国市场高筑“关税壁垒”背景下,东南亚、中东、欧洲、澳洲、南非等地区,被视为是全球新能源市场(储能+动力)增长“高地”。
因此,中国电池及产业链企业,未来或将保持更高的业务灵活性,进一步构建起全球多元市场供应格局,以不断提高自身产业发展韧性。
这场“关税风暴”下,美国消费者或将为购买电动汽车多支付数万美元成本,储能业主也将要承受工程延期、成本上涨的结果;全球新能源产业供应链建设将被严重累及。美国试图通过设置关税壁垒,重塑其新能源产业规则,中国企业则将以技术迭代、本土化战略等多元化布局应对,这种“攻防博弈”或将持续改写全球新能源产业供应链、产业链格局。
以上内容来源东吴证券,侵删
【免责声明】本号所载或分享来源于互联网和其它网站内容、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只是出于传递信息技术,不用做商业用途,仅供参考,同时对其观点保持中立,并已标明来源出处,若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电话:1819185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