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公司宁海电厂牵头承担的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万吨级示范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2021年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该项目依托宁海电厂100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旨在推动燃煤电厂低碳转型,是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工程,为后续10万吨级、百万吨级工业应用奠定基础。
采用浙江公司与低碳院联合研发的高容量碳基物理吸附材料和低压吸附-真空再生工艺,全流程不消耗蒸汽,显著降低能耗。在72小时连续运行考核中,装置实现二氧化碳捕集率>80%、产品气纯度>95%,综合电耗为331千瓦时/吨CO₂。若按传统溶剂吸收法能耗分配方式折算,相当于热耗1.94吉焦/吨、电耗96千瓦时/吨,较现有技术能耗降低约30%。固体吸附材料无二次污染,且装置具备响应快、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等特点,为后续规模化降本提供技术支撑。
浙江公司宁海电厂牵头承担的“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万吨级示范”是国家能源集团 2021 年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该项目采用浙江公司和低碳院自主开发的高效二氧化碳吸附材料和低能耗碳捕集工艺,建成了国内首套燃煤电厂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装置。
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装置完成了连续72小时第三方性能考核,在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80%、二氧化碳产品气纯度大于95%的条件下,平均捕集能耗为331千瓦时/吨二氧化碳,初步展现出吸附法碳捕集技术的低能耗优势。
吸附碳捕集 低耗示范
浙江公司宁海电厂牵头承担的“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万吨级示范”是国家能源集团2021年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采用浙江公司和低碳院自主开发的高效二氧化碳吸附材料和低能耗碳捕集工艺,建成了国内首套燃煤电厂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装置。
此次能效考核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第三方单位负责具体实施,低碳院作为技术提供方、龙源环保作为EPC总包方全程参与,共同完成装置性能考核。该装置从烟气预处理到产出合格产品气,全流程不消耗蒸汽,72小时连续运行考核期平均综合电耗为331千瓦时/吨二氧化碳。比照现有溶剂吸收法碳捕集工艺的热耗与电耗计量分配方式,约相当于热耗1.94吉焦/吨二氧化碳,电耗96千瓦时/吨二氧化碳。
吸附法碳捕集技术采用稳定、无二次污染的固体吸附材料,具有能耗低、响应快、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等优势。该厂持续优化示范装置和工艺参数,开发应用性能更好的吸附材料,不断降低捕集能耗与综合成本,推动吸附法碳捕集技术的进一步放大和工业应用。
以上内容来源智慧国家能源,侵删
【免责声明】本号所载或分享来源于互联网和其它网站内容、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只是出于传递信息技术,不用做商业用途,仅供参考,同时对其观点保持中立,并已标明来源出处,若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电话:18191851990